瑞美骨骼整形网/ 磨骨资讯/ 资讯详情

北京中医药大学俞若熙医生:中医体质与治未病专家简介及诊疗详情

本内容由注册用户 Faithe Berkeley 上传提供 纠错/删除 发布时间:2025-09-15 16:13:25 58人看过

专家简介

俞若熙,一位资深的医学专家,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同时也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访问学者,持有中医体质学博士学位和中医营养学硕士学位。她在中医世家和国医大师王琦的指导下,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俞若熙医生:中医体质与治未病专家简介及诊疗详情

俞若熙女士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担任多个重要学术职务,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疑难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中整美容协会中医美容分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疑难病研究会睡眠协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过敏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专业领域

俞若熙医师擅长运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多种杂病,如顽固性失眠、偏头痛、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阳痿、早泄、顽固性便秘、腹泻、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并脂肪肝、痛风、溃疡性结肠炎、咳嗽等。她还专注于过敏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荨麻疹、过敏性湿疹、花粉尘螨过敏等。她还擅长多种皮肤疾患的治疗,如痤疮、黄褐斑、异位性皮炎、皮疹、皮肤干燥综合征等,以及体质的辨识与调理,如肿瘤术后康复调理、体质调理、食疗药膳指导、亚健康、疲劳综合征调理等。

教育背景

俞若熙医师的教育背景十分丰富,她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就读于天津中医药大学,获得中医临床学士学位。随后,她在2008年至2010年就读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养生与康复系,获得硕士学位,导师为周俭。2010年至2013年,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医体质学博士学位,导师为王琦和倪诚。

工作经历

俞若熙医师的工作经历始于2013年10月,当时她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养生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2018年1月起,她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的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

俞若熙医师的研究领域包括体病相关的分子机制、个体化抗衰老、体质睡眠、体质辨识在“治未病”中的应用等。

科研成果

俞若熙医师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主持和参加了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其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她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她的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其中1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领跑者F5000,第(一)届《中华中医药杂志》百篇高影响学术论文。

获奖情况

俞若熙医师在学术上屡获殊荣,包括获得“第(一)批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称号、第(一)届《中华中医药杂志》百篇高影响学术论文等。

学术兼职

俞若熙医师在多个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疑难病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等。

出版著作

俞若熙医师在学术著作方面也有卓越贡献,参与著作共9部,包括《中医营养学》、《中医未病学》、《中医健康概论》、《医学英语缩略语词典》等。

俞若熙医师是一位在中医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她的临床经验、科研成果和学术成就都为她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如果您对相关费用、指导建议或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著作与论文概览

在中医研究领域,图雅、方廷钰、程伟、门九章、吴童、刘锐、殷平善、李孝波、陈铸芬、赵霞、包玉慧、俞若熙、张晓枚、刘清伶等学者,以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共同推动了中医历史与哲学的研究。其中,《中医历史与哲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书180千字,于2014年问世。《中医英语视听说》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共计380千字,同样于2014年面世。

主要论文发表

期刊论文

1. 刘齐、骆斌、梁金凤、容础南、唐燕、俞若熙发表的《阴虚质、平和质女性渐衰期血液生化指标与肠道菌群多样性特征分析》一文,发表于《中医学报》2020年第35卷第7期。

2. 俞若熙在《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年第35卷第11期发表的《基于中医体质学探讨“个体化抗衰老”的思路和方法》。

3. 俞若熙等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33卷第12期发表的《“五七”至“七七”阴虚质女性肠道菌群及宿主NF-κB信号通路共变化机制》。

4. 杨玲玲等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年第33卷第10期发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在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5. 李思琪等在《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41卷第6期发表的《中药清痤方干预痤疮动物模型金黄地鼠皮脂腺斑的实验研究》。

6. 俞若熙等在《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37卷第3期发表的《王琦治疗脱发经验》。

7. RuoxiYu等在《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2017年第44卷第5期发表的《Expression profiling-based clustering of healthy subjects recapitulates classifications defined by clinical observation in Chinese medicine》。

8. 俞若熙等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31卷第10期发表的《中医干预肥胖人群的3个问题》。

9. RuoxiYu等在《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2015年第2期发表的《Consistency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Based Classification and Genetic Classification》。

10. 俞若熙等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30卷第12期发表的“体-衰相关论”及阴虚质与衰老的相关性探析。

11. 俞若熙等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第16卷第12期发表的《中医养肤美肤之理论及方法探析》。

12. 俞若熙等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29卷第3期发表的《从血瘀体质论治黄褐斑的理论探析》。

13. 俞若熙等在《辽宁中医杂志》2013年第40卷第9期发表的《浅谈王琦治疗黄褐斑经验与思路》。

14. 俞若熙等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年第20卷第2期发表的《体质辨识应用研究现状分析》。

15. 俞若熙等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第27卷第12期发表的《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16. 俞若熙等在《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第27卷第4期发表的《王琦教授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理论探析》。

会议论文

1. 刘齐等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发表的《基于“体衰相关论”研究渐衰期阴虚质女性的生化指标特征》。

2. 俞若熙等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发表的《基于“体病相关”研究“五七”至“七七”阴虚质女性肠道菌群及宿主NF-kB信号通路共变化机制》。

3. 刘齐等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发表的《基于citespace对中医体质与疾病相关性研究的分析》。

4. YuR等在The 4th Annual Academic Conference of Specialty Committee of Constitutional Medicine of WFCMS、Inter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Academic Summit Conference发表的《YinDeficiencyConstitution’s Genetic Expression and Associated Disease Risk》。

5. 俞若熙等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发表的《“体-衰相关论”及阴虚质与衰老的相关性探析》。

6. 俞若熙等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发表的《阴虚体质“体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

7. 俞若熙在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换届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发表的《调体延衰论及阴虚质与衰老的相关性探析》。

8. 俞若熙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美容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发表的《中医皮肤养生之理论及方法探析》。

9. 俞若熙等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发表的《基因分类器与中医体质分类符合性及其应用研究》。

10. 俞若熙等在第84届国医节第6届台北国际中医学术论坛发表的《从血瘀体质论治黄褐斑的理论及应用》。

11. 俞若熙等在“新成果·新进展·新突破”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三次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发表的《从血瘀体质论治黄褐斑的理论探析》。

12. 俞若熙在首届国际体质医学论坛——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全国中医体质学术年会发表的《体质辨识应用研究进展与意义》。

13. 俞若熙等在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发表的《王琦教授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理论探析》。

会议特邀学术报告

1. 俞若熙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中医体质学术年会发表的《基于“体病相关”观察中药清痤方干预金黄地鼠皮脂腺斑及血清指标的实验研究》。

2. 俞若熙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三届全国艾灸学术高峰论坛发表的《因体施灸》。

3. 俞若熙在2017中国(长沙)首届中医药健康养生高峰论坛发表的《中医体质与健康养生》。

4. 俞若熙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全国中医体质年会发表的《阳虚体质mRNA基因表达及其风险疾病分析》。

5. 俞若熙在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中国中医美容分会年会发表的《基于“肤-体相关论”探讨皮肤的衰老》。

中医领域的研究者们通过不断努力,在中医历史与哲学、中医英语视听说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述著作与论文的发表,不仅丰富了中医理论体系,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如需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

中医现代化:俞若熙的学术成果综述

在中医药领域,俞若熙的研究成果引人注目。她的学术研究不仅体现了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为中医理论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大会与学术峰会

2016年5月17日至22日,俞若熙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了2016年国际整合医学与健康大会。她的论文《基于表达谱的聚类分析揭示健康受试者符合中医观察定义的分类》展示了中医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潜力。

2015年11月28日至30日,俞若熙在香港参加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WFCMS)宪法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宪法医学学术峰会。她的研究《阴虚体质的遗传表达与相关疾病风险》揭示了中医体质分类在遗传学和疾病风险预测方面的价值。

本土实践与创新:中医药学会会议

2015年10月19日至21日,俞若熙在中国南阳参加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会议。她的报告《皮肤衰老的三个问题》强调了中医药在美容领域的作用,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总结与展望

俞若熙的学术研究为中医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她将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做出了贡献。如果您对俞若熙的研究感兴趣,欢迎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瑞美骨骼整形网
瑞美骨骼整形网

网站提醒和声明

任何信息都不能代替执业医师面对面的诊断和治疗,本站所展示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诊疗建议或意见,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本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或其他注册用户上传分享,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您发现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方联系,本站QQ:287534378,我方会尽快处理。 凡以任何方式浏览、登录本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资讯